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茶事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茶事 > 文章

一场变局正在发生,如何让中国茶再次伟大?

时间:2022-08-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没有人能质疑,发源于中国的茶,在随后的传播与演进中,几乎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

无论京都宇治还是新加坡,无论印度大吉岭还是斯里兰卡乌瓦,无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还是摩洛哥马拉喀什,以及英国从皇室到大街小巷……茶的身影,无处不在。

更为魔幻的是,发源于中东,风靡于西方的咖啡,反过来正在征服中国年轻人的心。

从最早的雀巢速溶,到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到反杀星巴克的瑞幸,再到以MANNER为代表的国牌精品咖啡。

西方有个著名的“口红指数”,意思是每当经济萧条时,口红销量反而逆势上涨。而在中国,在大环境承受一定压力的当下,咖啡成了国内消费里最闪亮的星。也就是说,国外的“口红指数”到了中国,变成了“咖啡指数”。

有报告显示,咖啡文化更细化,亦需要更高的购买力。国内不断增长的咖啡消费主要是由热衷尝试新事物的中产阶级推动的。

“茶叶王国”的人,居然爱上了咖啡,是中国人不爱喝茶了吗?

image.png

中国好茶,挺“低调”

虽然茶与咖啡同时入列“世界三大饮品”,遭遇的境遇,却是冰火两重天。

在搞清楚未来中国茶何去何从之前,有必要回望一下它的历史。有时候,知道从哪里来,才回更好的懂得将向何处去。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从抹茶、团茶到散茶,从煮茶、点茶到泡茶……时至今日,茶叶形态和饮茶方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茶文化的火种,却被中国人代代传承,绵亘至今。

在福建,“茶痴”遍地,连小孩子都将泡茶的全流程一气呵成;

在潮汕,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喝上几轮,潮州工夫茶艺更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四川,长条椅、四方桌、长嘴壶……约上二三好友喝盖碗茶“摆龙门阵”,早已成为四川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人文风景。

image.png

△饮茶是很多中国人生活的日常

茶味甘而气雅,使人沉静放松。历经千百年交融,茶之于中国人,不仅仅是日常饮品,更成为品性与趣味的象征。

茶文化中的坦诚、平和、谦逊等品格,亦成为国人的精神追求。茶,也因此被誉为“饮中君子”。

在中国茶文化的时光大河中,大文豪苏轼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仕途坎坷,几次大起大落,但不论身处何方、官居何位,茶一直是他的忠实的伙伴——“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茶可以盛满,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想开些便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如茶,清苦之中的欢愉才是真味……

可以说,茶为苏轼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方净土。

image.png

△除了精神文化价值,中国茶也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中国茶不仅有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它也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预计将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有望跃升至3000亿元。

茶山茶园遍布中国,有福建武夷山、杭州西湖这样靠近沿海的的产区。也有云南普洱、四川峨眉山、贵州这样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内陆产区。

茶叶对前者来说,是锦上添花;对后者来说,是雪中送炭。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茶叶成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致富叶”。

以茶叶大省云南为例,资料显示,云南有茶农450多万人、涉茶人口近千万。2021年,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4708元,较上年增加600余元。一片小小的叶子,筑起了茶农的“致富路”。

所以说,茶置于今天,早已不限定在文化的价值范畴之内,更被寄予了沉甸甸的经济社会价值。

上一篇:数字“新农具”,耕出“智慧田”

下一篇:云品出滇,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助力鲜花绿植、普洱茶、咖啡等农特产上行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闽ICP备07500721号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省  |  电话:13459508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