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茶业 > 文章 当前位置: 资讯茶业 > 文章

轻轨上山!这里的茶叶坐上“小火车”

时间:2023-09-1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今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茶产业发展中,首次将现代科学技术山地轨道车运用到生产一线,实现“机器换人”,用一场技术革命加速了茶产业升级换代,助推夏秋茶提质增效。

  在合水镇大昔村生态茶园里,立秋后长出的第一茬嫩芽,把青山映得满目青翠,当地茶农肩扛或手持各式采茶机,将一茬茬翠绿的嫩芽收割装袋,等待转运下山制作梵净山绿茶。

  自八月轨道车开始安装以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该基地的4300米山地轨道顺利完成安装和调试。

  “运输茶叶,千万不能超载和超高,轨道两边的茶树枝要定期修理,不能让茶树枝把轨道遮住了。”轨道车操作手在技术员任光荣叮嘱下,驾驶着轨道车沿着轨道延伸方向缓缓驶向了茶山,爬坡上坎如履平地。

  据了解,该县安装的首批山地轨道车,最大运行坡度达到45度以上,单次可运送茶叶200至300公斤,单趟运输力可顶4到6个壮劳动力,既省力又快捷,还为企业降低了不少时间和人工成本。

  贵州印江梵净汇浦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向瑜说:“山地轨道车的投运,让企业在茶园生产和管理上成本降低了一大半,亩产值能提高500元,夏秋茶的下树率也大幅提高。”

  据了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丘陵山区,茶叶多种植在山地中,种植和运输条件较差,过去运输主要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施丘陵山区茶园宜机化改造项目,不断改善山区农业机械作业条件,着力破解丘陵山区种茶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

  据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园区办主任张金洪介绍,今年,该项目在印江合水、紫薇、杨柳3个乡镇实施,安装轨道9250米,11个接头覆盖茶园1800亩。

上一篇:助力大运会,八马茶业以茶叙中华传统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闽ICP备07500721号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省  |  电话:13459508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