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推广 > 文章 当前位置: 产品推广 > 文章

抖音电商818力推匠心好物,80后点茶技艺传承人直播推荐好茶

时间:2022-08-1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文化大家蒋勋说,宋代是中国历史最具品味的朝代。

一直以来,唐与清是国产古装剧的主流文化背景,直到近几年,曾经被忽视的宋代文化被越来越多提

及,电视剧《知否》和《梦华录》的爆火让大众开始感受到宋代美学的精髓,而“点茶”这一宋代文化标志,更是吸引了传统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润筅、钞茶、调膏、击拂……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茶香四溢,充满了禅意与艺术美感。点茶非遗传承人范俊雯在抖音视频里为我们展示了原汁原味的点茶的流程。

作为国内最了解点茶文化的专家之一,范俊雯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到点茶背后的博大精深。

进入茶的世界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有云:"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

作为南宋都城,也是西湖龙井产区,杭州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深厚的饮茶文化。在杭州人的生活里,茶这种天然饮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范俊雯,对茶的最初记忆,来自于奶奶每天为全家人冲泡的一壶西湖龙井。她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茶壶,奶奶每天会把茶水装满,等它自然冷却。到了夏天,范俊雯放学后,回到家里喝上一碗放凉的绿茶,十分畅快解暑。

范俊雯性情里透露着江南女孩的温润,她对未来人生的祈盼,是希望能过上安逸、随性的生活。开一间小茶馆,与往来宾客谈天说地,逐渐成了她的梦想。

 

范俊雯在舞台剧《有美点茶》中的造型

2005年,大学择校选专业时,范俊雯填报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十分冷门的专业——茶文化。入学报道才发现,整个专业不过20多人,大部分同学还是被调剂来的。

从模糊的喜爱到专业学习后,范俊雯发现自己对茶文化更加痴迷,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吸引着她,她记得老师说,“开茶馆就像养猫,你和它之间的距离是温馨而自由的。”这更坚定了她的初衷。

范俊雯最喜爱的学科是“茶席设计”,这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涵盖了历史、茶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也传达了茶的美学,包括饮茶环境的布置、茶具如何组合等等,范俊雯从中受到了心灵的滋养。

“我觉得茶是很容易改变人的。走在我们大学校园的路上,可以在人群中很快看出茶文化专业的学生,他的体态气质、待人接物的方式,都看得出受过了礼节的训练。”一学期以后,范俊雯发现原来调剂过来的同学也几乎没有再想过转专业。

最后一学年的课程结束前,范俊雯当时在韩国做交换生,像每一个即将面临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她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学校给了她留校任教的机会,杭州茶叶博览会杂志发来了岗位邀请,开茶馆的心愿也等待实现……

经过一番抉择,范俊雯最终决定留校,成为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专业的一名老师,继续精进专业知识,同时培养更多“茶人”。

 

范俊雯探访原产地

兜兜转转,开茶馆的那颗种子一直埋在她心中。直到2019年,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范俊雯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茶馆,她给它取名为“半山里”。

“我们以前一直讲高山云雾出好茶,但实际上山顶的茶园资源非常少,而半山的茶品质也好,产量更多,适合让更多的人喝到好茶。”

经营茶馆并不是一件易事,范俊雯表示,有朋友来咨询要不要开茶馆,她会劝人家三思而行,毕竟一间茶馆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是小数目。

但范俊雯并不后悔开茶馆,在这方天地里,她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把好茶分享给了爱茶的朋友。疫情之前,“半山里”每月会举办一场茶会雅集,有机茶、老白茶、武夷岩茶……范俊雯跑遍了中国茶叶所有原产地,带回好茶,和茶友们一起分享。

 

“半山里”举办的茶会雅集

曾经为了寻找黄山毛峰的传统工艺,她跑到偏僻难行的安徽十九曲村,跟着当地茶农从采茶到成茶,尝试将古书里描述的制茶过程还原。

《梦梁录》里这样描述宋时茶馆盛况:"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浮铺者,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

范俊雯想留住那一丝文化的余晖。

上一篇:第三届两岸中华茶文化论坛举办 以茶为媒促云台交流

下一篇:我的新化我的茶——茶寿老人“C位出道”,演绎情景剧人气爆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闽ICP备07500721号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省  |  电话:13459508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