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品评品鉴 > 文章 当前位置: 品评品鉴 > 文章

茶盏共生,探访建盏发源地,郑莲英集团与陆金喜大师共襄茶与盏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6-05-0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瓷的国度。茶文化和瓷文化相互辉映、不可分割的代表物就是建盏。建窑茶盏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碗,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可以说建盏备受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享有大名,只要一出现市场,莫不成为众人头号珍藏目标。

作为制茶世家的郑莲英集团,一直深切关注茶与盏的历史文化,以及如何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好且更有意义的茶周边产品。12月7日郑莲英集团总经理郑莲英女士带领团队伙伴亲赴建盏发源地—福建南平建阳,拜访世界首位曜变建盏烧制技艺复原者,曜变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金喜老师。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668d036c60ee4c74004f8693a3fe6e1e.png

△郑莲英集团总经理郑莲英女士与陆金喜老师合影

双方在陆金喜老师的艺术馆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就茶与盏的"融合共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双方一致同意,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的连接茶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茶盏文化的发展。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c17e0de2e10a1761a9c5c42d6ed65d41.png

△陆金喜老师现场讲解中国建盏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

讲解过程中,让人最印象深刻的是,作为非遗技艺传承人,陆金喜老师对于建盏文化和价值的严谨,以及20多年来的坚守初心,认真烧制每个建盏的态度。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f91326836f7cb2bd93de1358f419932d.png

△陆金喜老师拿出珍藏的建盏讲述盏文化

大家有幸看到他珍藏多年的建盏,并就自己烧制复原的曜变建盏,进行深入的讲解,我们感叹古人的高超技艺,亦对陆老师复原曜变建盏的那份坚持所钦佩。

据陆老师的工作人员透露到如果单纯以经济价值去衡量,陆老师向大家展示的这几个建盏价值可达八位数之高。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1686c7b9b5099fd6c9eb06fbf25f70e4.png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899190c7842af5ca7c5df2e66706e939.png

△郑莲英集团一行人及总经理郑莲英女士参观艺术馆

陆金喜老师的艺术馆,不仅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建盏,更直观的展现了建盏历史的辉煌,这里凝结了他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的艺术结晶,得到了海内外、业内专家、社会各界广泛肯定与支持。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2368c4b565928f68355db01d6012163f.png

△郑莲英女士亲身制作建盏并刻字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b364cbfea14a0b196f917b6326db2d98.png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ad16a5a2d2489064df7c8f1255e620ac.png

△郑莲英集团一行人及总经理郑莲英女士参观万匠大作展示馆

通过交流与学习,内容的丰富与充实,说是一场会见,亦是一场中国建盏文化的游学之旅,置身于陆金喜大师艺术馆,倾听大师图文并茂的讲解,时光仿佛回到那个中国建盏鼎盛的宋代时期,宋徽宗的喜爱,大文豪的赞词,还有斗茶技艺的盛行,无不彰显建盏的光辉历史。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01224/438c98546920f908696b5b66942b64cf.png

△陆金喜老师赠予郑莲英集团总经理郑莲英女士签名建盏画册

有意义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通过郑莲英集团与陆金喜老师此次的交流与学习,让我们更懂得了作为中国瓷器瑰宝—建盏的历史和价值,也让我们懂得了像陆金喜老师这样的中国匠人,一辈子对于初心的执着,和对于目标的不懈追求。

也许是一种注定,郑莲英“一生为茶”的初心,与陆金喜老师的匠人精神不谋而合,促成了此次的交流。我们真诚希望中国建盏,特别是最难的曜变技艺能够在陆金喜老师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也特别希望中国的茶与盏的文化能够在每一位茶盏人的努力下做的更好。

未来,郑莲英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为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同时,秉承匠心精神,与更多的中国手艺人,匠人一起协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为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艺术经典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专访中国制茶大师姚呈祥,探寻“中茶黑茶园”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王双亮和他的晋槐香槐蕾茶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闽ICP备07500721号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省  |  电话:13459508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