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茶油一般加工季节为每年的农历11月份到次年正月,但这段时间,茶脯还挂在枝头时,很多人便来预订山茶油了。 饶贤仁是大同镇镇源村村民,16年前花2万元钱买了一台油压机,在村口的一间简易平房里搞起山茶油加工厂。如今村里有了两个加工厂,去年加工茶籽近20万公斤,产油5万公斤左右。
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村民将采摘的茶脯晒干,裂开后取出油籽,再运到加工厂,用破碎机和粉碎机破碎、粉碎后,再通过炒、蒸,然后用布包成一块块饼,放入油压机里压榨出茶油。
一般来说,每4公斤茶脯能出1公斤茶籽,每4公斤茶籽出1公斤茶油。也就是说,要用16公斤茶脯才能产1公斤茶油。这种茶油还只能叫毛油,由于没有经过脱脂处理,烧菜时油烟较大,但香味更浓。
不过,许多城里人则对这种毛油青睐有加。今年春节前夕,许多大同镇、寿昌镇甚至新安江的居民赶到加工厂,排队买刚压榨出来的山茶油。“坐班车、自己开车的都有,平均每天至少10多个人。一般少则五六斤,多则几十斤;一次买一两千斤的也有。”
建德市霞雾农业开发中心负责人张志清,也办起了山茶油精制加工企业。“现在不少老客户都是直接到厂里来买的,单位、个人都有。有新安江本地的,也有从杭州赶过来的。”张志清说,今年已有100吨山茶油被预订,占了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建德市林业局郎学军告诉记者,茶油油脂组成以及保健功能与橄榄油类似,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但精制山茶油的价格还不到橄榄油的一半,而毛油的价格甚至只有橄榄油价格的六分之一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