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政府主控
据记者了解,眼下私人自己育苗量极少。育苗的前期投入和技术都很关键。嫁接技术一般人不经过严格专门的培训,反复地操作,掌握不了。
为了严格保证良种繁育,林业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
首先是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尹刚强表示,目前良种繁育的主要工作是各级林业部门来组织,具体有多少企业投资进入到良种繁育,投入多少,近期我们将搞一次调研,在摸清企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同时,力争将这个数目搞清楚。
“在育苗方面,没有完全放开,怕控制不住,目前主要还是靠政府来调控。”
这种做法可以保证良种繁育,但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资金投入育苗。在籽种产业热闹的今天,油茶育种似乎过于清静。
另外,尹刚强说,企业建立采穗圃,开展良种生产,必须纳入省里面的规划范围之内。如果不纳入规划范围,生产的苗子就不会被认可。没有许可证,生产就是非法的。业内所谓的三证一签,就是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验检疫证、合格证和标签,都是有许多资质的……
每个省采穗圃和种苗繁育基地都是定点的。这才可以保证是良种,要育苗必须在定点的机构来采穗条。如江西确定了16个定点采穗圃和7个定点育苗单位;湖南确定了 23个定点采穗圃和65个定点育苗单位。每年生产的苗子由省里统一掌握。
在种苗上,国家林业局种苗工作站提出一个“四定三清楚”,四定就是“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三清楚,就是“品系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使每一株苗子都有身份证,做到可以追根溯源。
因为优良种苗紧缺,今年春季造林时,有些地方的市场上已经出现炒苗现象,个别的甚至一株苗子炒到3.8元。为了净化和规范市场,国家林业局决定七月初开始,搞一次专项的全面的油茶种苗质量大检查。重点是对定点机构的苗子的品种质量检查。对于非定点的苗子,实行严格检查。该取缔的取缔,该铲除的铲除。
实际上,国家育苗已有一定市场。去年油茶产业会之后,许多农民挖了很多坑,但是因为没有省林业厅认定的好苗子,他们宁愿空着坑,也不栽。林地确权后,农民的自主性更高。“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做到了宁缺勿滥。 第 1 2 3 4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