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解析-新闻-中国好茶网
茶叶茶油 - 新闻 -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解析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解析
 
新闻  加入时间:2010/5/5 12:17:12     点击:3361

近两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一直高居于60%,拿2007年来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产量是890万吨,消费量是2250万吨,而2008年,自产量是1020万吨,消费量是2500万吨。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量,发展油茶产业被提到国家粮油安全的高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出现了发展油茶产业的表述,期望在提高茶油产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一举三得,改善居民食用油结构,提高健康。

按照国家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力争茶油的产量达到250万吨左右。但是,目前我国4500万亩油茶林,全国年产茶油仅20多万吨,油茶林亩产茶油只有四五公斤。从20万吨到250万吨,我国油茶产业任重道远。

种产销一体化企业不多

“全国200多家上规模的油茶企业像我们这样既有油茶种植又有大型加工厂,还进行油茶市场销售的,不超过10家。”湖南金浩茶油北京分公司经理刘建军自豪地对记者说,“大多数现有油茶企业都是单纯的小型加工厂,也就是小作坊。”

“不超过10家”的说法也得到北京绿冠集团相关负责人的确认。该公司自07年就在贵州开始投资建设“林油一体化项目”。所谓“林油一体化”,就是从原料种植、原料采集到加工生产再到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化产业链。该公司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种植大户”为主要发展模式,在贵州、江西、福建等地投资建设优质高产油茶林,致力于打造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现有的“政府+农户”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这良种产业发展模式中,企业应该是居于主体位置的。油茶企业要发展做大,建设优质高产油茶林是必然。但目前投资油茶产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加工企业出身的油茶企业,虽然意识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是大势所趋,但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多并没有大力投资进行油茶林种植。

与种植的冷清相反,很多公司都醉心于上马油脂加工设备。近二年,随着社会对于油茶的价值认识程度越来越高,造成需求越来越大,刺激了油茶业加工产能上马。企业在上马加工厂的时候,有时为了达到最低规模效应,会使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多。还有,这些企业的油脂加工厂,不仅只是生产油茶籽油,加工设备可以稍作改装,兼顾着生产其它如葵花籽油、花生油等等。业内人士表示,单独惟一生产茶油的企业很少。在毛油加工这一环节,加工茶油和其他种类油只需稍微换一下。而到了精炼环节,基本不用换。整个原理是一样的。

记者获悉,中粮集团正是只做茶油的精炼,目前不涉及前期的种植和育苗。而且所生产的茶油占整个福临门油系列微乎其微。

据国家林业局业内人士介绍,“我们现在对于企业,不再号召动员,而是泼冷水,不希望油茶加工产业热过头。我国油茶设计加工产能的利用率整体约在30%。”

刘建军告诉记者,大体上油茶加工者可分为三类,一是小作坊,二是商贸公司,他们都是收毛油再加工、贴牌后销售,三是种产销一体。除了最后一种,前两类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在种植上花费太多精力。

国家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尹刚强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好多企业转而来搞林业,发展油茶,这是好事。但是各地政府在与企业商谈时,一定要认真考查,一株油茶苗从种下后至盛果期,需要7至8年时间。这么长时间,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来发展油茶产业的公司,肯定不愿意来投入。

还有一重要原因是市场的规范问题,这也加大企业投入的风险意识。贵冠公司在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目前国内上市的油茶产品包装上大同小异,大中城市的各大卖场中品牌混杂,价格不一,没有真正的全国知名品牌,甚至有作假产品出现,以廉价的调和油冒充茶油出售,导致各商家打起价格战。

第  1  2  3  4  5 
上一条:湖南将实施油茶生产标准化示范
下一条:油茶致富有“钱”途 经济效益日益凸现
没有相关信息


精彩图文

最新新闻推荐
经典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