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文家乡岩溪村双堰组的67岁的老人杨免初,兴高采烈地向宏林伟业董事长罗宏宇(中)介绍着自家低改后茶林生长情况。
湖南临澧2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日前启动,改造后的油茶林每亩茶油产量将由现在的每亩3至5公斤,增长到30至50公斤。这些油茶林经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进行公益改造后,将成为临澧当地农民的“致富林”。
继9月11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之后,“湖南临澧2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及一万吨茶油加工企业龙头培植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介绍会于9月19日在临澧举行,该项目的建设方临澧宏林伟业绿色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和投资方祈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中南林业大学的教授,介绍了油茶的历史、经济价值,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中油茶地分布以湖南最为广泛,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50%来自湖南。油茶的果实榨取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当今全球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油茶的发展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全球食用油的需求压力。不仅如此,油茶还是很多保健品、化妆品、活性炭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对气候地调节、空气地净化以及防治水土流失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年来油茶生产无人增管,一直靠“天收”,茶树每亩只能产3至5公斤茶油,而据专家实验,经过低改后每亩产量能达到30至50斤。杨板乡云林村村民陈业林介绍,进行低改后,按现在每公斤茶油50元价格计算,每亩可增收至少2000元。这对于全县20多万亩天然茶林来说,决对是一个大数字。对此,中南林业大学的吕芳德教授这样说“油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比例是1:10,进行茶林低改的意义不言而喻”。
对天然油茶林进行低改,进一步改良品种、提高产量、进行深加工意义重大。为此,临澧宏林伟业绿色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是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在湖南成立的一家以油茶系列产品开发为主,集油茶林低产改造、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加工利用产业化公司,由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会长贾?彰担任公司荣誉董事长。今年初, 70岁高龄的贾老根据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的指示精神,亲自乘车到临澧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专题研讨茶油的低改有关问题。
采取全新的“公司+基地+农民”的运作模式,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依法经营、诚心至上、以人为本、服务农民、绿化乡村、开拓市场、面向全球”为发展思路,着力搞好油茶林低产改造,科学开发和油茶籽加工及综合利用。据了解,包括来自于国家专项拨款、银行长期贷款和社会财团入股和其他资金来源地总计5.1亿元投资的“湖南临澧2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及一万吨茶油加工企业龙头培植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将成为“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