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八仙之父郑兆钦-茶商-中国好茶网
茶人茶事 - 茶商 - 诏安八仙之父郑兆钦
诏安八仙之父郑兆钦
 
茶商  加入时间:2017/1/31 17:14:00     点击:813
    郑兆钦,福建省永泰县人。1962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安农业专科学校,1987年调到县政府科委任农艺师、副主任,兼任县科技开发站站长,现任县科技局副局长,福建省漳州市政协委员、政协诏安县常委、中国农学会会员、福建省茶叶学会会员、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成员。

 

 图为“郑老接受媒体的采访”

      1942年出生的郑兆钦,他出生在福州的永泰,因为父亲的成分问题,家境艰难,选择了读农校中专,“学农吃国家的,一个月还有几块钱。”一年半后,他被学校保送去福建福安农业专科学校第一届茶叶专业大专班,“这样比别人少读了一年,毕业时才19岁。”

  郑兆钦毕业分配到漳州人事局,“住在芗城宾馆,等了一个多月”,“我想学啥搞啥,就分配到诏安,到离县城有66公里的秀篆公社的茶叶收购站,”当时交通不便,“还是县里的机要员带我去。”


诏安八仙茶母树

  秀篆是诏安的老茶区,诏安60%到80%的茶叶都是这里出产的,秀篆的茶叶收购站则管控全诏安的茶叶生产和收购,“秀篆生产乌龙茶,是安溪的品种。”

  郑兆钦到秀篆的工作岗位从技术员开始,“其实到的是离秀篆还有20多公里的村子,给我住的已经是最好的房间了,下面就关着牛,条件很差,没有电灯,很简陋。”郑兆钦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开始工作,拿着刚毕业的49.5元工资,“一九八几年才调到县里当茶叶公司的经理。”

  诏安地处南亚热带,土壤及生态条件均适合茶叶生长,有400年的种茶历史,与广东著名茶区“凤凰”、“西岩”毗邻,历史上是以有性繁殖茶籽播种,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郑兆钦向老茶师和老茶农学习,他看到老茶区茶树品种老化、产量低、效益差,就想要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乌龙茶品种。

   “1965年,漳州茶厂组织各县的茶叶普查,我跑茶区,在靠近广东的茶区发现八仙茶树。”郑兆钦将这发现于秀篆镇寨坪村与广东省饶平县毗邻的凹背畲高山茶园中发现早芽的有性茶树群体,选取28株移植到秀篆茶叶采购站茶树品种园内定植,通过三年的日夜观察对比和反复试验,他再筛选出萌芽早、长势好、品质优的单株茶树,春芽后剪取20个插穗在汀洋村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厂扦插育苗,精心培育,成活了17株。新的茶树被暂时暂命名为“汀洋大叶黄旦”。

       1982年漳州市科委组织鉴评,命名为“八仙茶”;1986年召开“福建省八仙茶现场鉴定会”,审定后1987年颁发福建省良种茶树并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域试验,199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后颁发国家级良种合格证书。诏安八仙茶成为建国以来唯一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

                                        图为“郑老给诏安县副县长”讲述17棵八仙茶母树的由来

       八仙茶选育和推广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获“中国新名茶奖”、“福建省名茶”、“农业部优质茶”、海峡两岸乌龙茶品评会“头等奖”;入选“中国名优茶选集”,本人从1989年开始列入福建省漳州为第一、二、三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从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家级有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90年出席中共福建省第五届代表大会;1997年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和“福建省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称号,后期郑兆钦也被大家称为“八仙茶之父”。

                                        图为“郑老向帆品茶业总经理钟林波”讲述八仙茶的文化

      郑兆钦老人很和蔼可亲,有晚辈去拜访他,他都很高兴,很乐意为年轻人讲解八仙茶的历史文化,也教导年轻一代要好好保护八仙茶文化,要将八仙茶发扬光大。

上一条:最大铁观音批发商—福建铁观音茶
下一条:做最懂消费者的奶茶加盟品牌,奉茶实力打假
没有相关信息


精彩图文

最新新闻推荐
经典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