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伟在川茶集团叙府龙芽生态旅游公司茶食品车间指导工作。(图片由川茶集团提供)
开了15年车后,彭伟被升迁为办公室副主任。这时“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动脑干好”的理念已经深入他心中。办公室工作要负责接待,跟着领导出差,协调各部门工作,他便利用这些机会,学茶艺,了解茶文化和培植茶树技术、茶叶的生产制作流程,对茶的热爱,让他这名“旁听生”,逐步成长为了川茶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宜宾叙府龙芽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说,“这是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川茶集团的20年,彭伟也见证了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从1996年只有20多名员工,到如今的2000多人的团队;从一年产值一千万不到,到2015年的16.36亿元产值;从没有茶叶基地,到自有1.5万亩茶叶基地,拥有40多万亩与茶农签订的基地。
讲完自己的故事,彭伟再三强调,“是川茶的用人机制,领导的开明,给了我发展的天地。”
在川茶集团,能干者即受重用,彭伟是这样,与彭伟同期进入公司工作的老员工杨朝林、龙万军等也是这样,当年都是他们赤手空拳来到川茶集团,如今他们都靠自己的打拼成了中高层管理者,每个人手里都带着一个做事业的团队。
邓江在公司工作10年,他从最初跑成都、内江、资阳、泸州市场的基层业务员,干到了川茶集团营销部经理。曾有公司想把他挖走,但他却选择了留下,“在川茶能够实现我的价值!”
樊凯歌就是“土生土长”的川茶人。要说他的工作经历,没几个人能和他相比。从企业成立至今,他一丝不苟,忘我工作,为川茶集团作出了积极贡献。从基层成长,到如今的副总裁,一步一个脚印,他无怨无悔。
同样的,川茶集团除了老员工,根据工作需要新招聘的人才也为数不少。已在省属国有煤矿工作14年、多次受到省市表彰的罗勇,因国家对钢材、煤矿供给侧改革,应聘到川茶集团任党群工作部当部长。时隔半年,公司党委增补其为集团党委委员,同时将川茶集团叙府龙芽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人事权、经营权交给了他。“除了与我自身的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有关,更得益于企业给予的鞭策和肯定。我除了敢想敢说敢干,有了这个平台,在领导鼓励下,我敢于挑战。”罗勇说。 第 1 2 3 4 5 6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