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事 - 其他 - “茶痴”李宗俭 “十年”磨一茶 |
“茶痴”李宗俭 “十年”磨一茶
其他 加入时间:2016/11/3 8:42:47 点击:2442 |
|
“茶经”
据李宗俭讲述,在漓江之水的源头,桂北漓江江源山区,有历史深远的老街古镇,以及老街背后的厚重文化。清乾隆二十三年,因老街水运交通不便,集镇贸易迁至潭下镇,“老街”因此而得名。
老街古镇北靠漓江江源山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地势南临桂林府,因而成为桂北贸易重镇,是物资进出的重要通道和贸易集散地,一度聚集了大批商贾。他们南来北往,挑担买卖,给小镇带来了灿烂的民居文化和人气财气。至明朝末年,老街的常住人口已达五千余人。
老街至今仍保存有完整的清代古民居群落,可以看到风雕雨琢的百年镂花门窗,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刻印着那一段永恒的老街古镇历史。尽管斯人已去,但当人们驻足街巷中心二千余米的青石板主道上,还可依稀感受到当年商铺林立的繁荣,分布均匀的七塘八井静静地向来者叙述曾经的辉煌和昔日荣光。
李宗俭的老街茶厂就是在这里进行深入研发古树黑茶新品——漓江乳雪。
除此,“黑茶,明末孕育而生,清初传至广西境内。”李宗俭说。漓江乳雪采取茶厂+农户的形式,选用桂北高寒山区野生乔木古树的春天鲜嫩芽叶,在继承传统黑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千两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茶叶发酵工艺进行大胆的创新,茶色黑褐油润,茶汤橙黄明亮,茶味浓厚爽滑,具有悠长鲜爽的槟榔香味。
可以说它既保留了历史积淀中的温度,又注入了新的茶文化和技术活力,具备一枝独秀的茶品特质,堪称茶中品质新贵。
漓江乳雪与其他黑茶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茶经》中关于茶树的生长环境,曾提到:“野者上,园者次。”野生茶多出于深山。漓江之源的猫儿山在林海水源的滋养下,孕育出有万亩野生乔木古茶树的山场。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北部,总面积1.7万公顷。其山体古老,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主峰海拔2142米,状若匍匐的巨猫,居五岭之冠,为华南之巅。
自然保护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茫茫,森林覆盖率达96.5%。这里远离山庄,没有耕地,人迹罕至,落叶如毡,土壤肥沃,绝大多数山地保存着原始风貌。
正是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配合时令的春季采摘,保证了漓江乳雪鲜叶原料的上乘品质。
俗话说树长多大,树根有多深,所吸收的营养成分就越多。而无性繁殖即人工繁殖,通常采取修剪枝叶的方式,将修剪的树枝扦插在土壤中,没有主根的茶树自然不会吸收来自土壤中较为浑厚的营养成分,其生命力和营养价值当然就比不上有性繁殖的野生古茶树。漓江乳雪产茶基地的野生古茶树很多都有上百年树龄,至今生命力依然旺盛。 第 1 2 3 页 |
|
上一条:历代皇帝均好茶 下一条:炒茶,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
|
没有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