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艺第一人到首家茶修学堂
每个月的周末,在北京东三环今日美术馆附近,总有一家茶会所,安静而又热闹地举办着主题茶会。与拥挤的东三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清雅与幽静,和静茶修学堂,开办至今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从基础课到品鉴班乃至茶馆馆主研修课程,各级学员已逾万名。
采访当天,王琼也在紧张地备课学堂教学,课堂的间隙,已经因授课过多而致咽喉发炎的她依然不疾不徐,专注平和地安排着每件事情,“与教学光盘相比,我更珍惜现在与每位学员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在王琼的记述中,2003年,她发行了第一套中国茶艺教学光盘,发行后一直销售了十年,“十年间,全国各地大小茶艺馆几乎都在使用这套光盘,至今仍有茶人通过微信微博表示,就是看着我的光盘学的茶艺。一套光盘能给茶艺初学者如此广泛的影响,我一开始很高兴,可是时间越久却越觉得不对劲儿,十年的时间,我们一直以此套光盘作为茶艺启蒙,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茶文化推广一直没有进步。”而王琼这十年间却是一直在变化的,她期望有更多的东西能与爱茶之人分享交流,于是,在筹建和静园北京茶人会所时,从事茶文化培训教育便成为会所运营的主要内容。2013年4月份,《泡好一壶中国茶》首堂课正式开课,短短四天的课程,完全借助互联网的口口相传,到第三期课程时,“和静茶修”课程体系已初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感谢王老师的茶修课程,茶让我这一整天忘记了电脑,放下了手机,真正懂得了妈妈的不易。”——画家曾梵志女儿,12岁。 “我特别感谢朋友的介绍!借助这一杯茶,我学会了梳理,领悟到了做减法,要做一个中正之人。”——大型咖啡连锁经营店总经理,40岁左右。
更多的学员分享和感悟还有很多,而每次这些真诚的交流与肯定,都带给王琼莫大的快乐。借助一杯茶能让更多的人获益,体会一片茶叶的滋养与神奇,王琼深感自己这17年来孜孜以求,致力于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
记得1996年和静园初创时,在当时沉迷于流行文化的沈阳,犹如一道急先锋。那时的沈阳市乃至整个东三省,都找不出一家像样的茶室,相反夜总会、棋牌室和卡拉OK厅却遍布大街小巷,更何况王琼自己也没有一点儿经营茶室的经验,甚至连茶叶去哪里买都不知道,“你胆子也太大了,这沈阳哪是开茶楼的地方?这钱不是打水漂吗?”许多亲友都对她倾尽全部身家而坚持开茶楼的决定报以反对与不理解,可是王琼死死抱定了一个念头,“正因为市场一片空白,才说明有发展空间,何况喝茶是一件安静而美好的事,我相信如果我喜欢,肯定也会有更多人喜欢!”于是从茶楼经营、团队建设、再到茶文化研究,王琼走一步学一步,凭借着对茶文化“安静而美好”的信念,王琼硬是将和静园做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和整个行业的标杆。至今,在中国茶艺界,仍有“南袁北王”之称,“南袁”是杭州茶艺专家袁勤迹,“北王”即是和静园企业总经理王琼。为了推广中国茶艺,她还多次作为评委出席央视举办的茶艺大赛;以中国茶文化代表的身份,赴日本、印尼等国家交流访问,将中国茶的种子播往世界各地。基于对茶道的精深理解,以及对茶文化传播做出的卓越贡献,王琼成为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劳动部制定茶艺师评定标准时,她是茶艺界的唯一代表,由此她也被业内人士称作“茶界典范”。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