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最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虽然自古以来上海并不产茶,但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明朝开始,上海不但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而且还涌现了多位撰写茶书、对茶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著名茶人。
徐献忠:会品水的知县

徐献忠(1493-1569),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嘉靖四年举人,曾任浙江奉化知县,为官清廉,且工诗善书,著作甚丰。除撰有《长谷集》、《乐府原》等之外,《水品》是他论述泡茶用水的一部专着。
古人对泡茶用水是非常讲究的,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茶圣陆羽就品评过天下宜茶之水,把它们分成二十等。以后出现了不少品水的行家,如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稍后的张又新,宋代的欧阳修,清代的乾隆等。徐献忠的《水品》分上下两卷,上卷概述水的源、清、流、甘、寒、品等;下卷分述了包括北京西山玉泉、济南诸泉在内的各地泉水的特点和优劣,其中还有较少为人知的“华亭五色泉”和“金山寒穴泉”。
五色泉在今松江西南,其水质甚佳,与陆羽品评过的丹阳观音寺、扬州大明寺水“无异”,但可惜的是明代就巳不存了;寒穴泉在松江以东海中的金山上,早在宋代,毛滂为此泉的铭文写序,就赞其与被称为“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相较“略不觉异”,由此说明宋朝时上海也有品质十分优异的泡茶用水了。 第 1 2 3 4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