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夷山的名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红袍。没错,大红袍的确为乌龙系列武夷岩茶的代表。但去过武夷山旅游的人会发现,山坳里一丛丛的茶树大多立着“水仙”和“肉桂”的牌子。
其实,茶叶里的“肉桂”和“水仙”是闽北乌龙武夷岩茶中的两个主要品种,年总产量约占武夷岩茶的70%左右。种植于“三坑两涧”内的“肉桂”和“水仙”被称为“正岩”茶,因资源稀缺价格不菲,品质高的甚至能达数万元一斤。这两种茶有何历史渊源,口感、制作工艺有何独特之处?正岩茶与外岩茶又有何区别?记者特邀请到武夷山云井茶叶集团公司董事长季敬洪先生。
季敬洪董事长向记者介绍了肉桂和水仙,这两种茶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季敬洪董事长说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最讲究岩韵,然后是花香。在武夷山茶区,人们总是将水仙和肉桂相提并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水仙茶有1000多年历史,树种比较悠久,乔木的枝叶比较粗大,武夷山的水仙茶冲泡出来口感既滑又甜、优雅飘逸,每一遍冲泡的口感都不一样,牛栏坑的老丛水仙,树丛味味道很浓,还有青苔味;肉桂是清代时出现的品种,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又显得霸气,因此又被称为“男人茶”。另外,肉桂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做出水蜜桃、栀子花等的香气。水仙和肉桂这样的武夷岩茶一般讲究七泡,但实际上能冲泡十几遍。
季敬洪董事长说起武夷岩茶的产区,常常提到“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这片地方是武夷山风景区中心,亦为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而周边的岩茶古时称“半岩茶”。“三坑两涧”的岩谷之间,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较好,谷底有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冬季岩谷可抵挡冷风,气温变化小。岩谷峡缝间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通透性好,有丰富微量元素,土壤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换句话说,即“三坑两涧”出产的茶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的茶。正岩茶主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现在国家标准称统一为名岩茶产区。
季敬洪董事长说牛栏坑和马头岩的肉桂最受认可,在牛栏坑当地,今年肉桂批发价18000元/斤;60年以上的正岩老丛水仙有的万多元/斤,也有的七八千元、五六千元一斤,半岩的水仙两三百元一斤。
季敬洪董事长说正岩茶一斤至少5000元,去产地批发有时也许还拿不到货。低档的水仙茶也有百几十元一斤的,市面上大众化销售的水仙和肉桂都不太贵,很多都是半岩的。饮茶时能品出质量好坏,但从外观不好辨别正岩和半岩茶。
季敬洪董事长说正岩茶本身产量非常小,纯手工采摘一芽两叶也比较麻烦,一斤鲜叶收购价七八百元,七到八斤鲜叶做一斤毛茶,焙三次火,耗费40个小时,精制完后只剩半斤,相当于10斤鲜叶做一斤茶叶,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一斤茶的成本就到七八千元了,如果请的是制茶大师那么成本还会增加很多,所以牛栏坑肉桂的价格超过万元或数万元也就很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