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青茶篇-功效-中国好茶网
青茶资讯 - 功效 -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青茶篇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青茶篇
 
功效  加入时间:2018/7/11 21:26:11     点击:4331

煮一壶滚烫,沏一盅清雅,观一杯深浅,闻一缕清香,品四季韵味,得片刻心素清雅。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不同,茶韵和茶味就不同。

铁观音

我国六大类茶叶是用颜色来命名的。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青茶。

发酵篇

东方美人茶

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在青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已接近绿茶,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青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青茶。

品类篇

青茶又叫“乌龙茶”。甚至“乌龙茶”叫得更响亮。很多人知道“乌龙茶”,不知道“青茶”。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呢?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比较知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枞、台湾的冻顶乌龙、东方美人茶等。

大红袍

冲泡篇

喝乌龙茶一般放多少量的茶叶?

一般来说,乌龙茶的置茶量得根据其形状而定。颗粒状的茶叶大约是壶的1/3;小的条索的茶叶大约可放1/3-1/2;大的条索状茶叶因为比较疏松,可以放满。

冲泡乌龙茶的器具怎么选?

我们认为,条索大的茶建议选用壶口大的,以免茶叶断碎造成茶水苦涩;冲泡乌龙茶建议用紫砂壶或者盖碗冲泡,更能够体现本身风味。

当然了,茶壶大小要看具体喝茶人数确定,人多的喝大壶,人少喝小壶。

泡茶时放多少水比较合适?

选好壶,放适量茶叶,水建议放满壶为止;视个人口味延长或者缩短冲泡时间可控制茶水的浓淡。

泡茶水温多少度?

为了让乌龙茶的高香特性,充分发挥,我们建议使用100℃的开水进行冲泡。

储存篇

清香型茶叶应放入冰柜中,并注意以下事项:

储存在冰柜的温度为零下10度到零下15度

储存在保鲜柜中的温度为零下5度到零度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同类茶叶应摆放一起,勿混放;

冰柜内除存放茶叶外,不可存放其他物品。

已开封的茶叶要注意密封好再存入冰柜。

浓香型及陈年铁观音保存:

a、常温存放

b、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防潮)

c、环境清洁卫生且通风

d、无其他杂味异味。

功效篇

青茶的茶汤

青茶是半发酵茶,因为茶叶叶体呈青绿色,故名“青茶”。典型的青茶茶叶边缘呈红色,叶体呈青绿色,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绿茶是不发酵茶,青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这是中国制茶的主线。总的说来,青茶同时具有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甘醇。

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青茶性味不寒不热,能消除人体内的燥热,达到清燥生津之功效。

除此之外,喝乌龙茶还有什么好处呢?

美容养颜

众所周知,喝茶都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青茶更是能降低血清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从而使皮脂量达到平衡,还可以提高角质层的保水能力。长期饮用青茶,皮肤会变得美美哒。

延缓衰老

大家都知道,维C有抗衰老的功效,维E能辅助维C发挥它的功效。而青茶有着和维E相同的功效,它能使维C在血液中维持一个较高水平,减少维C的排出量,从而达到抗衰老的效果。因此,经常饮用青茶能够增强人体抗衰老的能力。

防癌降压

青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而这些茶多酚能够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分解更多的脂肪,且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另外,茶多酚还有抗氧化以及防癌的作用。

降低血脂

青茶能有效降低和分解血液中的脂质,从而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青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从而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另外,青茶还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爱吃肉的朋友们要多喝几杯青茶哦。

乌龙茶虽好,可不能贪杯。喝乌龙茶要适量,一天喝1-2杯为宜。而且喝乌龙茶可是有忌讳的,空腹的时候喝会让人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睡觉前喝会让人难以入睡,喝冷掉的乌龙茶对胃不好。所以大家要适量并且正确地饮用乌龙茶,这样才能把乌龙茶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
下一条: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没有相关信息


精彩图文

最新新闻推荐
经典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