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是黄山区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区政府在实施茶业富民工程具体实践中,面对高价位茶叶滞销的大气候,引导太平猴魁这一历史名茶放下高贵的身架,由走高端转为走市场,由礼品茶成为商品茶,由名牌茶变为平民茶,真正提升市场占有率,让寻常百姓能够品尝太平猴魁。与此同时,积极打响黄山毛峰品牌,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使广大茶农与茶商得到更多的真金白银,将全区茶业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截止30日,全区茶叶产量1.7万担,产值28317万元,公斤均价347.4元。由于年初倒春寒等因素的影响,与上年同比,产量虽然减少7.9%,春茶损失夏茶补,届时产量差距肯定会拉小。五月上中旬仍是春茶销售旺季,预计全年产值跌幅甚微,这在全国名茶普遍滑坡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尤其是太平猴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全区茶农积累了产销对路的丰富经验,几十家茶企完成转型升级,开拓销售渠道,为加紧为茶叶营销发力。
茶农有茶无市,茶企依赖茶农。全区6万茶农的茶叶七八成依靠茶商销售,只有茶企做大做强,茶农方可致富。茶农看茶企,茶企看市场,产销对路才是茶叶生产经营的风向标。既然走高端茶之路遇红灯,就得另辟蹊径拓展绿色通道。为此,区政府适时出台实施茶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计划,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奖励数额,倾力促进茶企“脱胎换骨”,现已初显成效:一是在经营上适时变招,许多茶企设法降低茶叶制作成本,打响健康牌,经营放心茶,取悦消费者。二是在产品上迎合市场,逐渐减少精品礼盒包装,增加中低档茶的投放量,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猴坑公司利用入选米兰世博会的契机,适时推出价格适中且印有世博会吉祥物标记的纪念茶,线上线下全线飘红。三是在品种上延伸产业链,天健公司引进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公司,合资建设华绿园生物科技项目,主要生产茶、草本植物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已投入市场,将茶饮料与茶食品生产,使老叶茶与夏茶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延伸了茶叶产业周期。四是在销售上拓展渠道,引导企业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叶销售网点,全区现有30多家茶企开设网店。特别是抢抓电子商务交易热潮,使太平猴魁与黄山毛峰两大历史名茶与市场零距离对接,为产需直供提供安全便捷的通道。
茶园采摘尚未告结,茶叶经营仍在热销。为使茶业富民工程连年上台阶,区政府适时出台茶叶专项资金继续扶持茶产业发展,着重实施五大工程:抓好品牌宣传工程。积极组织茶企参加“2016北京国际茶展”等大型茶叶宣传推介活动。重点利用“2016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和“2016黄山茶会”在屯溪举行的契机,充分展示太平猴魁茶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度。鼓励茶企在央视、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抓好基地建设工程。继续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园建设力度,完成新建改造良种园2000亩。抓紧第五批54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茶叶)组织实施、验收工作。抓好品牌保护工程。继续加大太平猴魁证明商标授权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管理规则的茶企,坚决予以取消使用资格。积极开展市场打假活动,并做好太平猴魁证明商标国家工商总局续展注册申报。抓好绿色防控工程。继续对全区5万亩茶园进行统防统治,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茶农拿一点”的办法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抓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实施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完成今年计划优化改造茶厂5家。继续扶持经济园区茶企精深加工,推进茶饮料、茶食品的市场开拓和开发,并鼓励茶企在天猫、京东等平台拓展网络销售。
太平猴魁被评估为“最具品牌溢价力的三大品牌”
4月12日,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在浙江新昌隆重召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代表课题组公布了品牌价值结果。参与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的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总数为108个。经由对参评品牌相关数据的多方审核,太平猴魁被评估为“最具品牌溢价力的三大品牌”称号。此项品牌价值评估数据,已经成为各地检阅品牌建设成效的重要参考,被誉为中国茶业发展的风向标。
太平猴魁跻身安徽省首个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黄山区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太平猴魁),这是安徽省首个获批的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
太平猴魁,早在2003年即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后,太平猴魁茶在知名度、产值效益、扩大出口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为保证质量特色,黄山区每年组织茶叶生产企业抽取样品送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专业检验机构把关。同时,推动部分获证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认证、有机茶认证。
太平猴魁荣登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
日前,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太平猴魁榜上有名,品牌强度达920,区域品牌价值达111.4亿元,是安徽省唯一上榜的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是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综合实力的体现,品牌价值评价采用数据打分制,并最终得出品牌强度系数和品牌价值向全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