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中国茶行业亟需一个领导者
白酒有茅台,香烟有中华,但是唯独茶叶,却没有一个代表性的品牌。
中国的茶叶产量占据全球的四成左右,但是中国品牌的茶企占据的比例却不足10%。国内7万多家茶企中,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屈指可数。而横向对比白酒市场,我国白酒生产企业只有大约2万家,但其中上市企业多达1500多家,营收超10亿的有17个,还有5家营收突破百亿。
这背后,是中国茶叶“有品类、无品牌”尴尬又混乱的无奈现状。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说起茶叶谁都能唠上两句,但是真正能被记住的品牌却是少之又少。就拿前几年被炒得热火朝天的金骏眉红茶来说,它本是武夷山正山茶业公司研发出来的新品种,但是在2013年却还是被法院判定为“茶叶通用名称”,从而沦为了区域公用品牌。
而公共品牌则意味着诸多家茶厂共享历史资源,每一家都过得很不错,但是每一家都规模不大。
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消费者更多地依赖关系营销而非品牌信任度,茶企小而散,品牌推广乏力,无法重点出击,也就难以做大做强。
正如西湖龙井虽然家喻户晓,但却没有一个知名的龙井企业。在高达2000亿的市场中,缺乏的是一个能够作为行业标杆、起示范作用的龙头品牌。
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但每个人都难以突破桎梏已久的行业壁垒。中国茶行业亟需一个领导者,带领行业突破困局。
破局-恪守三大标准,取得五大领先实践成果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18年底。
12月26号,在竹叶青公司召开的战略成果发布会上,作为中国第一个开启品牌化运作的茶企,竹叶青正式将2018年作为其新战略元年,以行业领导者的身份重新定义高端绿茶的标准——高山,明前,茶芽。
什么是标准?
标准,就是一个行业的最高规则,就是所有人都将生活在这套语言体系之下,就是规矩。
这意味着,一个真正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中国茶叶品牌终于出现了。
竹叶青正是因为过去20年坚持以三大标准要求自己,而取得了五大领先实践成果:产地领先,原料领先,工艺领先,品质领先,连续十年高端销量遥遥领先。
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竹叶青的——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