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至上,每一罐都是精挑细选的上乘佳品
不是每一片叶子都能装进小罐里,任何不符合小罐茶标准的茶叶都将会被剔除出去。小罐茶从原料的采摘到毛茶的挑选,直至灌装完成,都要按照小罐茶制定的近似苛刻的标准,经过一道道人工和机器地严格筛选。
以小罐茶·白毫银针为例,要经过四道严苛筛选。
第一步叫筛分,普通的白毫银针不会筛掉体型小的茶叶,因为付出的成本太高。而小罐茶要筛掉那些小于2.3厘米的银针。还不能用机器,必须手工用传统的圆筛、面筛筛分。为什么?怕碎,白毫银针是单芽很容易碎。
第二步剔除芽头上面的护叶,业内叫鱼叶。小罐茶的白毫银针都是一根一根的,如果有鱼叶,必须要通过手工把它掰掉。在类似制药的车间里面,一天每个女工8个小时只能掰两斤。但是普通的白毫银针不掰的。
第三步挑小针和红针。在茶叶的采摘或运输过程中,经常会碰撞、挤压,造成茶叶损伤,就产生了红针,如果红针不挑掉,会影响茶的味道。
第四步挑杂质。生态环境好的茶园,总在深山之中,所以采茶的时候,会夹杂着诸如松树叶子、草籽之类的杂质,我们都要把它挑拣干净,这个难度和工作量也是十分之大。
像这样挑拣完成,100斤的茶叶,最后只剩下56斤的小罐茶。当然,它的品质也是极佳的,比如,市面上普通的白毫银针每公斤一般是36000条到40000条,小罐茶的白毫银针每公斤不能超过30000条,这就意味着小罐茶的白毫银针非常肥壮。
科技创新,引领茶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茶作为一种农产品,它的生产,在全世界范围,一直以来都比较传统,自动化生产设备在茶行业的普及度非常的低,不像食品饮料行业有非常成熟的罐装生产线,而且供应商对于茶叶的自动化的罐装生产线也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为了解决茶行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小罐茶联手多家厂商,共同研发了一条半自动化的充氮罐装生产线。这第一条线,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研发生产出来。而从设备到厂、再到投入运转,又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组装调试。
在此基础上,2016年,小罐茶联合多家食品设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并应用了全球第一条、具有两项专利认证的茶叶自动化铝罐罐装生产线。它的投入使用,在减少人工操作、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此外,对于整个中国茶行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