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吐翠,茶香渐浓。“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湖南是传统的产茶大省,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
3月19日,湖南农业大学和望城区人民政府进行茶业产学研基地合作项目签约,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实习基地,并设立“湖南农业大学——望城区茶树种业联合创新中心”,突出产业、科技、人才,做活茶产业大文章,助力长沙乡村振兴。一棵小小的茶树,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更蕴含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茶界院士携手望城茶乡 北纬30°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地带,望城正处于这样一个黄金带上。 三月春雨绵绵,碧绿的茶园里一片片茶芽冒出了头,一抹抹新绿在春雨的浇灌下显得尤为盎然。长沙望城区茶类繁多,这里出产的绿茶“形优美,毫闪光,汤清净,色碧绿,香鲜嫩,味醇爽”,红茶“汤澄澈,色乌润,香馥郁,味甜醇,韵无穷”,花茶“香气鲜灵,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柔”。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有很多头衔,但40年专注研究一样东西——茶叶。 刘仲华教授认为,望城区处于中国名优茶黄金产业带,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越、茶树品种资源础好,可以成为湖南重要的茶树种质创新基地。 院士天团助力茶乡振兴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历史上我国茶叶出口曾占据80%的海外市场,如今仅20%左右。”刘仲华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而喝茶,希望更多的中国茶走出产地,走向世界,这需要我们更努力地创新中国茶、传播中国茶,振兴茶树种业是当务之急。 2020年9月10日,刘仲华一行来望城调研,被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人好茶所吸引,萌发了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建设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的设想。一个月后,湖南农业大学与望城区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湖南农业大学将围绕望城特色产业和茶树种业,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实施科研攻关,重点在规划指导、科技服务、平台共建、产业对接、成果转化、项目策划、人才培养、项目支持等方面保持信息交流与共享,加强合作与互动,共同推动双方人才、技术与农业特色产业融合,努力实现“校地合作、产学共赢”。 让长沙茶成为世界的茶 水到望城江岸阔,茶出望城分外香。目前望城茶叶产业已形成了茶产业+旅游业+乡村振兴的全产业链,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拓宽当地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农村建设。此次由刘仲华院士领衔,湖南农业大学与望城区联合成立茶树种业创新中心,无疑将为长沙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人喝好茶,望城必振兴。”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说,政府、大学、企业全力合作,把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要素更好地聚合起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让长沙茶成为世界的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