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品类众多,茶企众多,品牌更是灿若繁星,但绝大多数企业过不了十个亿的规模,这是为何?因为过去的茶企往往都是从资源型出发,农产品属性太强。但是小罐茶,根据消费者需求定义产品,研究商业本质。很多人说杜国楹是做电子产品出身的,不懂茶叶,但过去没有从事茶行业的经历,不能说他就不懂茶叶的商业逻辑。茶业商学院的欧阳院长曾经说过,杜国楹是做着笔记读完《中国茶密码》的。
抛开不同茶企类型表面的区别,追溯企业诞生前、形成中的孕育理念,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早、更具有深远影响的分野:“小罐茶”与“非小罐茶”有什么区别,其实也是“农-工-商”与“商-工-农”的区别。具体而言,这个不同就是“产品导向”与“消费者导向”的不同。
值得注意是的,小罐茶团队不是按照电子产品的思路去研究茶行业的,如果从产品的原料开始研究,到具备传承人属性,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所以他们直接倒过来,从用户维度开始做设计。2012年6月,手握十几亿资金的小罐茶创业团队开始进入茶行业。以他们的资金实力,买山头,建茶园,搞工厂,都是分分钟可以进行的事情。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用了近4年的功夫,对中国茶叶市场进行彻底细致的调研,抓住行业有品类无品牌、消费者有产品无标准的痛点,用科学化思维代替经验性思维、工业化生产代替农业作坊、标准化产品代替随性产品、品牌化体验给人安全高档的享受。磨刀不误砍柴工,高屋建瓴之下,2016年产品才正式问世的小罐茶,三年时间就实现了20亿的年销售额。
小罐茶的现象,表示中国整体消费市场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当大家逐步富有了之后,使得新生人群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模型了,第二个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的传播模型,传播效率巨大的提高,同时带来了一个信息暴增的时代,人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是非常辛苦的,未来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要有简化的解决方案,如果茶叶界还在过度地耗费信息认知,而不解决注意力的话,实际上营销成本是越来越高。
小罐茶的投资运作规程和企业发展理念,是当今世界上工商业发达先进国家普遍的“通识”——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导向来组织资源、形成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它的优势就在于从市场消费端出发形成的企业,其产业链大概率是畅通的、高效的、增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