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在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产地,茶树生长于峰峦岩壑之间,周围茂密的植被和终年清泉细流,不仅为茶树提供了优越小环境气候,而且这里的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对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2优良的茶树良种
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农业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闻名遐迩,香味双绝的“铁观音”要用铁观音品种;具有“一早、二奇”独特品质的“黄金桂”,要用黄旦品种;香似兰花的“水仙”,来自水仙品种。可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风格无不与优良的茶树品种相联系。2.3高质量的鲜叶
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这已被乌龙茶产区生产者所共识。到底什么样的鲜叶才称得上高质量,提几点看法供参考。2.3.1采摘要标准
优质乌龙茶的品类繁多,依茶树品种、季节和制作品类不同,在采摘标准上虽小有区别,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为标准。其原之一,是因为:①较成熟嫩梢叶片的表皮角质层已发育形成,并在角质层外被有较厚的蜡质层。蜡质层的主要成分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指肪醇。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蜡质层分解与转化,产生香气成分,这是乌龙茶香气来源之一。②较成熟新梢叶背下表皮的特殊腺鳞结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才有)也发育完全,并开始分泌芳香物质,这是乌龙茶香气的又一来源。③较成熟新梢叶片内的叶绿体开始退化产生原质体,使类胡罗卜素增加。并且随叶肉细胞分化,叶绿体片层清晰,巨型淀粉粒及中脂颗粒增多。这些都是乌龙茶香气与风味物质的基础,而幼嫩一芽一、二叶嫩梢中是没有的。
其次,制作乌龙茶过于幼嫩原料,如一芽一、二叶的鲜叶,茶多酚类含量较高,而能形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较少,加上叶组织幼嫩,摇青中极易受损伤,产生“断芽”、“断梗”和“死青”的现象,影响正常的“走水消青”,不利于做青技术的发挥。因而,成茶常呈现青气浓,苦涩重,不能形成乌龙茶风味。所以,过于幼嫩鲜叶是制不出优质乌龙茶的。
当然,过于粗老的鲜叶也不能制出优质乌龙茶。如“大开面”以上的新梢,叶片已基本成熟定型,能形成乌龙茶浓厚滋味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等明显减少。而且构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随着叶片成熟定型,逐步向粗老气方向转化。此外,粗老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大幅度增加,叶质粗硬。以这样的鲜叶灼成乌龙茶,不仅香气低、粗、短,滋味淡、薄、不耐冲泡,而且难以塑造优美外形。
总之,优质乌龙茶必须采摘较为成熟的开面3~4叶茶树嫩梢为原料。春季鲜叶持嫩性较好,以采摘中开面为主;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持嫩性差,以采摘小开面为主。
第 1 2 3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