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嘉宾合影(左起:申思、岛子、邓平祥、王端廷、贾方舟、陶咏白、水天中、徐虹、葛秀支、陈孝信、杨卫、申伟光、欧阳江滔)
由贾方舟先生发起并组织,由上乘艺术空间倾力支持,金秋十月,“上苑批评家茶会”在北京上乘艺术空间成功举办。
10月9日上午10时,“2019 金秋上苑批评家茶会”与会嘉宾水天中、陶咏白、贾方舟、陈孝信、邓平祥、岛子、徐虹、王端廷、杨卫、葛秀支等先后来到北京上苑艺术家村参观艺术家申伟光工作室,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并参观了上乘艺术空间的“申伟光油画作品陈列展”和“申伟光书画作品陈列展”(包括书法、水墨画、油画作品)。
当天下午,专家们就申伟光的特殊个案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并就一些关键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申伟光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从内心深处出发来实践他的艺术创作,已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值得充分肯定。而且,他作为一个时代的特立独行的成功案例,必将被写入史册。
当天晚上,专家朋友到贾方舟先生的工作室喝茶、聊天,畅叙陈年往事。次日上午,部分专家安排到京郊怀柔“水长城”参观游览。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栗子飘香,碧波荡漾!大家兴尽而返,余味悠长。两天的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简介
Introduction of Activities
贾方舟
2000年我曾策划“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和“批评家茶会”。一晃19年过去,今天的上苑变化很大,一些艺术家离开了,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入住了。上次我们的茶会议题是“中心与边缘”,讨论在都市边缘兴起的画家村这一新的艺术现象,以及这些艺术部落的成因和未来命运。
本次茶会讨论的是一个由艺术家个案引出的话题。申伟光是最早来到这个画家村的艺术家之一。他来到上苑已经有23年的历史,在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艺术历程中,这位艺术家一直坚守在自己的艺术理想中,一直以佛教精神和佛教信徒的生活方式从事艺术,并且以收徒方式传艺授道,走着一条特立独行的路,极具个案研究价值。因此策划这次活动,一方面是让批评家了解一下他的工作、生活与艺术成果,一方面是通过这一个案来分析一下他的艺术在哪个点上可与当代艺术有所衔接。面对这样一个少有的个案,对批评家的批评视野说来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与会嘉宾参观上乘艺术空间申伟光先生油画作品
“2019金秋上苑批评家茶会”发言纪要
时间:2019年10月9日下午2:30—5:30
地点:北京上苑上乘艺术空间
贾方舟:今天大家来参请加“2019金秋上苑批评家茶会”,如果接续传统的话我们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00年秋天,“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在座的大部分都来了。工作室开放展的同时也搞了一个“上苑批评家茶会”。那次我们讨论的两个话题,其中一个话题就是“边缘与中心”。那次茶会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现在都能记得当时申伟光坐的位置,你当时也是坐在一进门这个位置,其实这个很有意思,你想19年后我们又坐在一起,把大家都召集过来。上苑作为一个艺术家群体,作为一个画家村,将近这20年来这变化还是很大。

茶会现场
这个变化,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艺术家的变化,可以看看这20年来发生了什么。刚才你们都去了伟光的工作室,看了他的画,也看了他修行的地方。我们能感觉到他这20年给自己开辟了一个场域,这个场域既是艺术的也是宗教的。我就觉得这个话题还很有意思,我们从一个个案身上看到这20年的变化,也从这个案中看到艺术到底是什么,他所修行的,他的人生的那一套方法到底是什么,他们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所以我们就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所以我就想把今天这个活动设计得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叫作“茶会”,意思是我们就关起门来说话,在座的就是我们自己人,我们就想怎么说怎么说,没有任何限制,就是聊天式的,大家中间也可以打断插话、也可以争论。今天我们就珍惜这个机会,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伟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条件,所以你们也放松,不要紧张。我们今天一下午就是海阔天空。我虽然取了两个题目,你们可以谈题目,也可以谈你们想谈的任何问题。
陈孝信:与申伟光结缘,时间是比较久的了。他1988年在南艺进修,那时我是南艺的教师,那个时候他确实是性情中人,给我的印象就是生龙活虎的北方汉子,当时这个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同时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就是艺术从来都是他的第一生命,一晃就是27年过去了。我一直和申伟光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由我主持、组织的申伟光的个展就有三次,1996年北京TAO画廊个展,2014年今日美术馆“象·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展”以及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申伟光作品展”。除此之外,还邀请他参加过一些群展,如我2007年策划的“文脉当代·中国版本”(北京今日美术馆)和“2015美术批评家提名展”(晋商博物馆)。他的个案文章也写过三篇。第一篇评论叫《十年磨一剑——申伟光的三重境界》,为他95年以前的艺术写了一个述评。第二篇是2010年写的,12000字的一篇长篇画评,叫《心灵的高原》,是从申伟光的观念角度去评述申伟光,第三篇,他要出一本中国画集,我为他的中国画写过一篇评论叫《巨匠的足迹》,已经刊入到他的水墨画集中了。
对于申伟光的艺术我从几个角度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漫谈性质的。对申伟光的艺术定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究竟如何定位他的艺术,是经过考量的。比较早的是贾方舟先生,贾方舟先生给他定位为“超验艺术”。我后来在《心灵的高原》里面,给他定位的是“超验拟象艺术”。这是我在2010年研究申伟光的时候给出的定位。 第 1 2 3 4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