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多喝绿茶,红、黄、黑、白、乌龙茶是明末清初后才逐渐出现的
【采访手记】
5月11日星期五,和赵英立老师约定下午三点在北京朝阳区北苑路的沁馨莲茶艺馆见面。茶馆的主人是赵老师的学生,一对孪生姐妹。初次见面,赵老师先问品什么茶,平时对茶道并无太多研究的我只好避丑地说,听听赵老师的推荐。身着中式明黄色衣衫的赵老师,看了看窗外开始落雨的阴凉天气说:“喝茶是要看体质、看天气的,我们就喝红玉那个罐子里的吧。”于是,学生便从他自带的提袋中翻找,竟翻出七八个小巧的茶叶罐,看来品茶之人是喜欢随身带着茶的。其实红玉的罐子里装的并不是台湾红玉茶,当天装的是古树滇红。这个茶的树龄比较古老,制作又是纯手工的,茶汤红润,喝起来很舒服,感觉胃里暖暖的。一边品茶,一边端详起面前这位儒雅的茶者。学者如茶,你可以感觉两个人中间有一种学识境界上的距离,但是并不会有压迫感,就像面对一盏茶烟氤氲的佳茗,你对它有敬,却又无比的放松。
说来也巧,采访的当天正是北京农展馆茶博会开幕的日子,采访的一个半小时内,很多茶友打来电话和赵老师约定晚上的小聚,看来,他袋子里的茶叶罐们又该派上用场了。
再说一个题外话,在茶馆主人为我们泡茶的席间,我还学会了一个最完美的持茶姿势三龙护鼎,赵老师半开玩笑地说:“和我喝完茶,起码一定要学会怎么端杯。”
赵英立,笔名京华闲人,始学中文,后入茶界,因感“茶禅一味”之说而学佛,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茶文化研究员,出版《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喝茶的智慧》等畅销茶文化图书
预告
你知道吗,红、黄、黑、白和乌龙,这五大茶种的出现是缘于朱元璋的一念之间;中国漫长的饮茶史中还有哪些有趣的饮茶方式?精彩茶文化下期继续。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