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 - 新闻 - 有机茶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
有机茶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新闻 加入时间:2010/6/26 10:05:04 点击:2649 |
|
有机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新生事物,以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三无特点远销欧、美、日和国内市场。生态优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无工业污染,尤其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给有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福建茶叶网fjteaw.CN有机茶的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保证季节,是有机茶生产的最佳操作方式,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机械化生产有机茶为三个内容:一是茶园耕作机械化,二是茶园修剪采茶机械化,三是茶叶加工机械化。 一、茶园耕作机械化 机械化茶园条件: 1、平地或缓坡集中连片,有规则的茶园,坡度一般不超过15°,土层深厚、条播、茶树长势良好。 2、地块宽度30—50行,长度50—100米,茶树行距1.5—1.8米。 3、田头宽度:不少于2—3米,田间路做到块块相连,路路相通,适合通行机械。 4、茶园应留好排蓄水条件,布局品种力求单一,使其生产一致,发芽整齐。 5、茶园内开沟深度要求达到50—60厘米,投产茶园应每年或隔年二次在茶园内进行深度15—25厘米深翻,在9—11月份翻耕时要结合施基肥。 6、春茶前,必须在2月下旬,浅耕除草,深度10厘米以上,春茶结束后,进行松土除草,深度5厘米—10厘米,7月—8月进行深度10厘米伏耕,用茶园中耕机操作,但陡坡茶园不宜全面中耕,以防雨季水土流失。 二、茶园修剪和采茶机械化 修剪:根据茶树生产情况,茶叶机械化修剪方法为: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5种。 1、定型修剪 为幼龄茶树定型修剪:目的为培养骨架,促进分枝,控制树冠高度,加速横向扩张,为建立广阔密集的丰产型茶树奠定基础。 灌木型茶树经二足龄以后每年二次定型修剪,5月份一次,7月底前再一次,使茶树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使茶树骨架高度达40—50厘米。 2、轻修剪 对已经投产的茶园进行轻修剪,时间为每年1—2次,春茶或夏茶结束后进行。 用单人或双人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枝叶,把冠面突出枝剪掉。 3、深修剪 为茶园持续性发展所需的一种方法。福建茶叶网fjteaw.CN对投产多年的树冠产生大量鸡瓜枝的茶园,或因受严重冻寒或病虫害的蓬面枝叶,应用深修剪机进行树冠改造,深修剪后骨架高度保持40~50厘米,在夏茶结束后进行。 4、重修剪 对树龄在二三十年内,树冠上部已衰败的投产茶园,用割灌机将衰老茶树离地面20~25厘米左右以上树冠剪除,重新培育,在5月底前进行,促使新枝养分充足,生长健壮,能在7月上旬前萌发,剪后增施有机肥,当年夏茶后7~8月份进行修剪,从地面起35~40厘米处全部可用修剪机剪平。 5、台刈 为提高产量,根据茶园生长产量情况,对树冠上部已枯死的茶树用台刈机,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20厘米处全部割去,重新塑造树冠,一般在晚秋或秋后进行,树冠改造后的茶园应加强留叶蓬,加快形成投产树冠。 台刈茶园二年内以养蓬为主,台刈后的第二年起,在冬季,在离地高度分别为35厘米、45厘米、50厘米,进行定型修剪,第三年投产。 投产茶园采茶季节结束后,要求茶蓬面留叶指数应在3叶以上,或蓬面厚度10厘米以上,用割灌机操作可提高劳动率2.5—4倍,作业成本降低30%。 机械采摘茶叶条件: (1)茶叶发芽齐,直立型叶形。 (2)坡地行距1.5—1.2米,缓坡10度以下,平地茶园行距1.5—1.8米。 (3)已培育好适合机采的树冠。 两次采摘法: (1)春茶第一轮,已达一芽二叶时第一次。 (2)经10天后第二轮一芽三叶期。 茶片采摘法: 春茶后是害虫生长旺季,茶树开始长虫,把长了虫子的茶树头用采茶机修剪后,装运到山下,消灭了90%以上的病虫,起到植保作用,而且不使修剪后的茶树头被雨水、风冲刮掉,起到了茶叶二次升值的作用。 单人采茶机:采茶时每台每日抵人工采摘工效18个劳动日,重切碎叶和老梗老叶较多。 双人采茶机:每天每台工作量可达2300斤,正副机手配合,切割高度过高漏叶,影响产量;过低老梗老叶增多,质量不高,机手采时应采蓬面15—20厘米处,成熟茶园分两次采摘,来回一次完成。 幼龄茶园每行一次就可以,主副操作机手必须与手扶集叶者速度一致。 第 1 2 页 |
|
上一条:最好茶机亮相新昌中国茶市龙井茶机械炒制大赛 下一条:茶叶机械化生产助推湖南茶产业转型升级 |
|
·有机茶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茶叶质量 ·有机茶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
|
|
|